Search

《人際挫折與孤獨,都來自童年傷痕》心得分享暨抽書活動
  
  感謝 方言文化‧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人際挫折與孤獨,都來自童年傷痕》心得分享暨抽書活動
  
  感謝 方言文化‧Babel Inside邀請,
  有機會可以試閱《人際挫折與孤獨,都來自童年傷痕》。
  書本這裡買:https://reurl.cc/b6DY5X
  
 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,第一個建立親密關係的對象可能就是家人,從與家人互動的反應中漸漸映照出自己的樣子,有時候不一定都是正面的經驗與回應。作者提到五種父母類型,可能再與孩子建立依附關係時會有困難,包含:(1)讓孩子難以親近的冰山型父母;(2)過度介入、無時無刻緊迫盯人的直升機父母;(3)讓孩子身心受創的破壞型父母;(4)靠不住的家家酒父母;(5)未達目的不惜利用孩子的糖果屋父母。在建立依附關係困難的孩子,可能在自我認同的過程也無法肯定自己、相信自己價值,甚至感受不到活著的意義,進而在生活或人際互動間總是委屈或犧牲,或討求他人的關愛。
  值得慶幸的是,我們仍然在成長過程中,有機會學習與成長,重新建立親密關係,重拾自我肯定與價值,擁有相信自己可以愛人與被愛的勇氣。這也是作者想跟讀者們分享的。
 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忙自己重建安全感呢?練習喜歡自己、原諒自己、放下仇恨,漸漸肯定自己,並與互相對等付出關懷的人建立安全關係。
  即使從家人身上未獲得足夠的認同與關愛,我們仍能選擇好好愛護與珍惜自己,善待他人,活出有價值與意義的人生。
  
  想看更多作者的分享,先來試試運氣抽一本書回去看吧!   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 
  只要達成以下三條件,就有抽獎資格喔~
  
想要得到《人際挫折與孤獨,都來自童年傷痕》這本書,請完成3項任務!
  
1️⃣在<洪千惠心理師-生活紀錄x工作筆記>臉書專頁按讚
  
2️⃣按讚並公開分享本篇貼文
  
3️⃣在本篇貼文留言tag一位朋友,並寫下你愛自己或肯定自己的方法:
如:「相信自己足夠好」、「勇敢說出真心話」、「接納自己的特質」...
  
🕗會在11/24(日)20:00抽出兩名幸運得主贈送此書喔!
🥳如果您喜歡或支持筆者持續寫作或分享,請不吝按讚分享專頁喔~
❤️地址限台澎金馬地區,由出版社寄出。
🧡 11/24 (日)會在貼文公告獲贈者~再請私訊提供姓名、收件地址、連絡電話。
💛 11/26 (二)23:59前未回覆者就重新抽出幸運者喔!
💚本專頁保有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,如有任何變更內容或詳細注意事項將公布於本專頁,請體諒不另行通知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您好,這裡記錄、分享生活或工作心得、筆記,讓心理學回到生活,過得更好。 歡迎演講、工作坊、諮詢、合作邀約
View all posts